【人民网】五位院士把脉“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文章来源: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5-06-23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人民网兰州6月22日电(记者 郭颂霞)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薛群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涂永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教授5位院士和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科院寒旱所、西北师范大大学、河西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的专家等齐聚西北师范大学,共同把脉西北师大“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发展。
“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由西北师大牵头协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培育组建的日前获批第二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这也是西北师大第二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方向是沙地旱地植物生态、生态功能材料及生态综合评价。该中心将主要针对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领域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围绕植物固沙的生态——水文过程、机理及调控和固沙材料组成、结构与其耐候性的关系等开展研究。研究问题属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及水资源节约”重点领域,关联到多学科、多部门和多领域,是需要联合攻关才能逐步解决的问题。沙地利用、水平衡、生态承载、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大型生态项目等都急需科技支撑。是甘肃省“3341”项目工程中“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完善协同机制,建立国际领先的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凝聚本领域核心团队,在植物固沙机理、固沙材料耐候性、集水保水、降低蒸发、湿地恢复与保护、沙生及经济植物种植、支持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提升我国在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领域的协同创新能力,为风沙危害区生态恢复、沙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改善风沙危害区人民生活生存条件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目标和项目导引下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企业科研、管理、经营和经济协同一体化模式;解决植物固沙、材料固沙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消除植物生长四大杀手(流沙、缺水、缺营养及高温)技术和示范;提供生态综合评价软件,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建议,为国家大型生态工程提供科技支撑;在甘肃风沙危害区示范种植药材、牧草及经济林木,提供可大面积推广技术;提供隔离带(防护带)及封禁区建设方法;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建议,为生态补偿及大型生态工程评价提供科技支撑。